此帐号已被封,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
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微信屏蔽
其他

维舟:别把好人当圣人

新少数派 2021-08-31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维舟 Author 维舟

文:维舟 来源:维舟(weizhousw)


这次疫情,除了医护人员之外,另一个广受尊敬的专业群体,可能就是记者了。很多人对疫情真相的了解,都来自财新、三联生活周刊等媒体的新闻人从一线发回的深度报道。这也不仅只是让人得知一些事实而已,不少问题本身就是在媒体报道之后,才引起重视,进而得以解决的


然而,也有一种看法认为,这些媒体只是抓住疫情这个话题,想着要博眼球“搞个大新闻”而已,而近年来极为罕见的这一波纸媒复兴,仿佛就是证据。更多的人则指责自媒体“狂欢”,抓住任何相关议题添油加醋,等而下之者更是“吃人血馒头”,搞得小道消息满天飞。照这么看,媒体就没干多少好事,就算干了点事,动机也不良。


这样的论调,在国内相当盛行,根植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心理。简单地说,这种心态在看待他人行为时,注重揣测其行为动机,倾向于以道德完人的标准作为衡量标尺,强调行善要彻底无私、无条件,并要求承担一种绝对的、无限的道德义务



我父亲前些年确诊胃癌晚期后,做了胃全切手术,医嘱要少吃多餐,食物当然更要特别小心,母亲每天为他单独做六餐,经年累月照顾,辛劳之余,不免怨恨他连“谢谢”也不说一声,而他却说:“夫妻之间还说什么谢谢?”被数落得多了,他不仅不改口,反而还说了一句让我妈差点气晕的话:“原来你是为了要我谢你才这么做的?那你心就不诚。


他也有他的逻辑:好人应当无私无怨、不求报偿地做好事尽管他自己平素为人确实如此,但用来要求他人,却格外刺耳。这种道德信条特别强调良心之“诚”与“无私”,以至于我们从小都被教导要“做好事不留姓名”,因为如果做事是为了贪图荣誉或任何回报,那几乎都是严厉的道德指控。


但问题恰恰在这里:如果注重的是这样的内心动机,那么对行为的评判就丧失了客观标准这随之带来一个严重后果,那就是对同样一件事,可能造成极其悬殊的评价,而根据的却是主观的动机推断。


这样,一个人行善,哪怕其行为的客观事实公认是好的,但一旦被人指控有诸如“想出名”之类的“私心”,那就仿佛瞬间变得不值一提——而此人究竟是否真的有这样的“私心”,却是天知道的事情,虽然提出指控的人倒是往往一副铁口直断、不容置疑的口吻。


我自己也领受过这样的滋味。多年前,我的知交好友张晖英年早逝,哀恸之下,我草成了悼文《平生风义兼师友》。事后很多人说深深被他的人格、治学精神以及我们之间的友谊所打动,但我也看到有人指控我是在“炒作死者”——虽然说这话的人既不认识我,也不认识张晖,因为说到底,提出这种指控,根本不需要证据



更有甚者,在某些情况下,截然不同的行为却据称有着相同的动机。《三国演义》中,关羽曾在许田欲杀曹操,表示“今日不杀此贼,后必为祸”,但后来在华容道却又故意放走了“此贼”,毛宗岗本前者称为“大义”,又认为后者也是“义”。日本学者渡边义浩敏锐地发现:“将关羽对曹操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均称为‘义’,这就陷入了矛盾。”他认为,造成这种矛盾的根源就是中国道德主义中的动机论。


但当社会发展到越来越复杂的程度时,如果每个人仅凭自己主观认定的道德动机行事,社会秩序势必将陷入混乱,因为这样人们就缺乏公认的客观行为标准了——晚明就是这样,弄得“满街皆是自负的圣人”。


更重要的是,在一个人际之间互动日益陌生化的现代社会,你只需要关注当事人行为产生的客观后果即可,其行为动机本身并不那么重要。钱钟书那句俏皮话,也正是这个意思:“如果你吃了一枚鸡蛋觉得味道不错,何必要知道生蛋的母鸡是什么样呢?


很多人都被电影《辛德勒的名单》所打动,但却也有人依据这种中国式逻辑认为,辛德勒之所以救犹太人,只不过是因为看到德国败局已定,为自己留后路罢了。奇怪的是,很多国人一面以道德完人来要求他人,另一面却又不相信真有人会做出高尚之举,而断言他们那么做必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——这大概正是因为在这种道德观下,人们不得不掩盖自己的任何私心,以至于真正的“无私”都无法取信于人了。这种动机论就此抹杀了他的义举,但他的动机究竟如何,无从得知,他的行为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:他确实从集中营里救出了1200多个犹太人,这是极少人能做到的。


在这种情况下,当事人的动机、道德,其实都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本身。19世纪时,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残酷掠夺其私人殖民地刚果,而站出来揭露这一真相的那些小人物,没有一个能称得上是道德完人:传教士威廉姆斯伪造学历、赖账,甚至在致利奥波德国王的公开信中还假称自己是上校;莫雷尔固执、很少承认错误,对非洲人带有某些种族偏见;至于外交官凯斯门特则是一个隐蔽的同性恋——这在那个时代一旦公开,足以让他身败名裂。也许他们揭露这一内幕,从道德上说不见得无可挑剔,但那没关系,如果私心可以带来真相与正义,那私心也不见得是坏事



我们都知道“人无完人”,虽然世上确有“毫不利己”的道德楷模,但那毕竟是极少数人才能做到的,拿来作为所有的道德标杆,往往只能鼓励伪善。我们这个社会的文化也因此不太能欣赏人性的复杂一面,这有三种反应:一是用A面否定B面,或用B面否定A面;二是将这种复杂矛盾视为虚伪、可憎或两面派;三是将“纯粹”视为标杆,好比将纯善视为100分,而善良但又褊狭则被视为有缺陷、瑕疵,只能得80分甚至0分。


但大部分人,恐怕都落在“圣人”与“小人”这两极之间,身上有着复杂多面的“成分混合”。在公共事件中,我们应当注意的,不是个体的动机与道德,而是评估客观的行为一个歌手做慈善,也有人酸溜溜地说她只是想“出风头”——但如果她的行为客观上是好的,援助也是有人迫切需要的,为何我们不能承认她做得好?就算她真有“出风头”的动机又如何?又碍着你什么事呢?


在现代社会,要求一个“好人”得是“圣人”,那是不现实的。私利如果能带来公义,那有什么必要非得让人“毫不利己”?我们应当坦率地承认每个人都可以有正当的私利,同时将其个人与公共行为分开,客观评价。不这样,我们就很容易陷入无谓的争执,而社会却还是在原来的地方兜圈子。





-版权声明-


本文已获授权,图文仅供思考与交流,媒体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。(联系、交流、合作请加编者微信:ding0001)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